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轉貼 賴芳玉:女律師的男人緣

  賴芳玉:女律師的男人緣
一位女作家在朋友擔心她成為剩女時,告訴朋友說:「男人像公車,10分鐘就來一班,不用急。」這句話聽起來有道理,對女作家來說或許適用,但不太適用於女律師。曾經有人把男人心目中的結婚對象做評比,第一名是護士,最後一名是女律師,所以對女律師而言:「男人像公車,只是過站不停。」
很多女律師是社會上所謂的剩女,再精確一點的說:「大齡剩女」,近40歲的不婚族。一位女律師表示,因為這社會期待女人在婚姻中承擔的責任太多,所以乾脆別誤人子弟。她的看法確實有根據,因為可以舉出鐵錚錚的案例。

為了育嬰假鬧離婚

一對夫妻各自有事業,在婆婆的高度關切下,妻子很快地有了傳宗接代的結果。於是為了由誰來照顧小孩,兩人有了很嚴肅又緊張的討論,先生說:「我建議妳請育嬰假。」 
妻子說:「公司升遷名單有我,這點有困難,但我可以每天盡量準時回家。」 兩人無法達成共識,釀成婚姻的危機。 
先生為此訴請離婚,還說:「離婚原因便是妳不盡妻職、又不盡母職。」 
妻子不平:「你婚前並沒有言明我必須留在家裡帶小孩,這點對我不公平。」男人又講:「妳結婚後就該有自覺,難道還要我教妳如何當妻子嗎?」 
調解庭的女律師好奇問:「你太太如何不會當妻子了?說來聽聽。」 
先生開始曉以大義:「她每天不煮飯,假日才下水餃給我吃,這是一個妻子該做的嗎?」妻子急著解釋:「我已經盡力了,每天工作很累,晚上特地趕回家買晚餐給他吃。他什麼都不做,進了家門,婆婆還要給他端茶水、添飯。」此時先生已是嘖聲連連,面露孺子不可教的神情:「妳還好意思說,妳該做的事,讓婆婆替妳做?」 
女律師懵了,趕緊把妻子拉出調解庭外做深度溝通,「這男人給妳充分的離婚理由了,還不離婚嗎?」妻子聽了有點糊塗了,律師再解釋:「這種婚姻,妳還要啊?」於是兩個女人交換意見後決定離婚了。 
所以若以這案例作婚姻標準,男人對女律師「過站不停」,或女律師寧當大齡剩女也要不婚,都不是沒有道理。 

賴芳玉《愛情臉書》
轉貼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810/449209/
賴律師在蘋果有一系列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觀賞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bloglist/forum/34018105

[好書推薦]賴律師的小說- 好散,也是一種幸福 賴芳玉(微隱暴力-婚姻裡被剝奪的自由)

婚姻裡被剝奪的自由
  
婚姻最令人恐懼、傷害最深的並不是某次的肢體傷害,而是另一半千奇百怪的生活控管剝奪對方生活的自由


前年現代婦女基金會曾就八個案例訪談分析。在一次訪談中,一名已經年逾半百的女性朋友談到,她的先生在吃飯時一定要一盤炒花生,要求她和孩子
必須一起吃炒花生。她曾經拒絕,但先生說不肯吃就是瞧不起他,強迫孩子把花生放在她的碗裡,孩子拒絕,先生就憤怒的命令孩子到屋外罰站
  
另一名女性朋友則提到遭到先生不斷的監控,用英文字母代號記錄著她所有的作息,包括開門和關門的時間,甚至有一次半夜起來看到先生蹲在床邊對著她傻笑,還清點她的內衣褲更換狀況,包括垃圾桶裡的衛生紙或衛生棉
  
一名女性朋友則提到自己被規定煮飯水不能超過多少刻度,有次她沒算好,先生瞥了她一眼,她知道被老公發現了,便到外面罰跪。還有一名女性朋友委屈地提到,婚姻幾十年來盡心盡力照顧家庭,甚至家中的窗簾、沙發套都是她親手縫製,但依然被先生嫌棄是個懶惰的女人,是個沒有說話權利的「廢物」。
  
這些女性朋友的婚姻平均長達十幾年,她們沒有被毆打,但幾乎失去自我,無法喘息,她們有著共通經驗:被監控生活、被監控貞操、遭到另一半塑造為「有問題的人」、被洗腦的相信自己真的是有問題的人,且遭到隔離人際網絡。她們長期被嫌棄、貶抑及歸咎,甚至內化為自我價值的標準和規訓。先生藉由傳統的性別刻板意識強化她是個糟糕的妻子或母親,讓她們被規訓地自動接受另一半的懲罰。就如同一名女性朋友形容:「先生是家裡的王」、「自己就像一隻狗,只要先生說什麼,就必須馬上回應,深怕一怠慢又招來先生的責難。」
  
這些隱微的暴力,形成高壓控管,讓她們喪失自我。對她們而言,能自由的看書、穿著、吃飯和外出,是多麼簡單卻又是如此遙不可及的夢想,就如其中一名女性朋友形容那段婚姻「生命彷彿進入冬眠」。
  
簡單說,控制且剝奪另一半生活必需品的取得,例如錢、食物、睡眠、性、居所、交通工具、如廁、洗澡、外界溝通、生活必需的關懷照顧,並且在日常生活微型控管,管理對方與家務、性別角色有關的所有行為,什麼都管,剝奪做為一個人或公民所需的資源,這就是高壓控管的微隱暴力
  
真的別這樣對待我們所愛或愛我們的人,那會讓愛遠離;剝奪對方的自由,一點都無關乎愛,所以也別以愛之名做得理直氣壯。


以上內容來自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80126&page=1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好書推薦"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犯罪心理學家教你辨識生活中的心理變態

資料來源 http://www.cite.com.tw/book?id=42241
生命中的心理變態 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或許穿著名牌西裝,或許穿著運動服;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或許是胸懷大志、月入高薪的人物,也可能是依賴社會福利,撫養五個小孩的母親;他們可能十五歲就從學校輟學,也或許是高學歷高資格的專業人士。

你的伴侶是不是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的伴侶會反覆傷害你,也會讓你沒辦法離開他;他們善於扮成很愛你的樣子,再穿插控制你的手段;他們的模式是獎賞、懲罰和威脅,逼得伴侶不得不屈從,失去了必要的自尊和逃離的意願。

你最要好的朋友是不是心理變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受別人歡迎,利用這一點,心理變態會變成你的朋友,想辦法引起你的興趣,好滲透到你的生活裡,在你發現前,他們已經接管了你的社交生活和感情生活,或許也榨乾了你的皮夾。

你的同事是不是心理變態? 有職業的心理變態比一般心理變態更能控制自己,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會冷酷地找到三個目標:小兵、贊助人、替死鬼

內文試閱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變態

「我跟約會的對象在網路上聊天已經有一陣子了,我們安排好在咖啡店會面。我到了那裡,看到其他四個女的在等他,一人一張桌子。最後他拿著五朵花出現,給我們一人一朵。」    ***      「早上打開冰箱,發現室友又把我的乳酪吃完了。我就知道,昨天晚上我跟她大吵一架,因為她又沒得到同意就偷拿我的洋裝去穿,洋裝回來的時候沾滿菸味,裙腳也髒了。還有呢,她一直沒付該分攤的瓦斯費,我已經追了四個月。」    ***      「最近同事讓我很受傷。幾個星期前他來報到,我們兩個人立刻變得很要好,幾乎每天都一起去吃午餐。但最近他都不回我的電子郵件,午餐時間沒到,他就提早幾分鐘跟副理離開公司去吃飯,兩人有說有笑。我不懂——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幫他寫報告,因為上星期他要做一份很重要的簡報。」    ***      「上星期,我把小兒子從沙坑裡拉出來,遠離湯米。我發現他在尖叫,而湯米則沉著地用他的玩具工具組敲打一隻老鼠,還試著把老鼠的腿一條一條拉下來。我責備年幼的湯米,他面無表情地看著我。口裡說著『對不起』,嘴角的蔑笑卻顯而易見。事後,他媽媽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無辜地說別人弄錯了。『一定是他害的,』他說,手指著我家還在抽噎的學步兒。」    ***      聽起來很耳熟?我敢打賭,以上這些情景,你一定碰過至少其中一種。在生命中,你注定會碰到這種人,展現出心理變態的關鍵特徵。事實上,科學家估計,在全球人口中,有百分之一到三的人是心理變態。所以,如果你的臉書上有一百個朋友,很有可能其中至少有一個人符合資格(除非你的朋友都在監獄裡認識,倘若如此,其中會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是心理變態)。   聽起來很嚇人——也可能真的很嚇人。但心理學家發現,現在有「心理變態連續體」這種東西。在最高的等級上,有心理變態的連續殺人魔,最低的等級上則有平凡的「天使」,兩者之間則有不會觸犯法律的人,但仍會對周遭的人帶來極度的傷害和損失。   或許你沒發覺:事實上,很有可能你不會發現。心理變態的人不會一手提著血淋淋的刀,一手提著砍下來的人頭到處走動。他們可狡猾得多了,多上好幾倍。生活中的心理變態可能是你的老闆、家裡十幾歲的孩子、相親的對象、親友、醫生或愛人。   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或許穿著名牌西裝,或許穿著運動服;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或許是胸懷大志、月入高薪的人物,也可能是靠著社會福利要養五個小孩的母親。你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或許好看得不得了,或許滿臉青春痘。他們可能十五歲就從學校輟學,或許是高學歷高資格的專業人士。   事實上,心理變態的共通點只有許許多多情緒異常和反社會的行為,有可能在家庭、組織和整個社群中造成破壞。這種狀態無法治療。他們缺乏同理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不在乎擋路的是誰。他們會想辦法迷惑人心,好加以操控,來騙你的錢或住進你家,甚至還有可能騙走你的心。   有鑑於此,奇怪的是大家為什麼都愛心理變態。想想看電影《鬼店》中的傑克尼柯遜,《致命的吸引力》中的葛倫克蘿絲,《沉默的羔羊》中的人魔漢尼拔,以及《猜火車》中勞勃卡萊爾飾演、愛打架的卑鄙:這幾部電影票房大賣,無數觀眾付錢買票,享受背脊打顫的殊榮。讓我們怕到(幾乎)不敢翻開下一頁的恐怖小說,連續殺人犯在曼徹斯特僻靜的石子路上潛行的肥皂劇劇情,都非常受歡迎。真實生活中的罪行也會立刻變成報紙用來吸引讀者的題材,配上骸人的標題和冗長的分析。   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或許你會提到「變態前男友(或女友)」,很有可能他超愛看《車迷大本營》(譯按: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著名汽車節目),或拋棄你去跟一個外貌不如你的人在一起;但我們其實不懂心理變態是什麼意思。也從來沒想過實際上有可能碰到真正的心理變態。      這本書會教你什麼是心理變態:什麼會讓他們發作、他們的心裡和腦子裡在想什麼(真的在腦子裡)、為什麼他們會是那個樣子,以及我們可以怎麼處理狀況。讀完之後,你就能察覺警訊,看出誰有可能是心理變態——他們在不同的角色上和環境中如何表現——也懂得該用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   心理學家評估心理變態時會按照嚴格且詳細的診斷依據,但對外行人來說,心理變態出現時,你會聽到警訊大作。雖然這本書不適合用來當作識別心理變態的鑑識工具,但會根據心理學的原理給你警告。別再犯錯了:如果心理變態的嫌疑犯進入你的生活,你就得快點擺脫他們。      不論你正在約會,還是費盡苦心要當好父母,或者在工作上受到霸凌,還是被號稱死黨的朋友搞得很困惑,這本書會幫你找出身邊的惡魔。   我是顧問司法心理學家,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我雇用司法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為形形色色的社會、健康和刑事審判機構提供服務,接受委託來辨識出哪些人有可能傷害自己或其他人。我曾在中度安全的單位中治療過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其他對象還包括戒備森嚴監獄中的囚犯和社區中高度危險的人物,也曾接過刑事法庭和家事法庭的案件。一天之內有可能碰到在商店裡順手牽羊的小偷,也有可能碰到連續施暴的人。一路走來,我曾面對過英國一些最惡名昭彰的心理變態罪犯。我完全知道他們有些人控制別人的手段有多厲害,看起來多麼迷人聰穎。   第一次評估心理變態的狀況時,我到一座高度警備的監獄中和他面談;必須穿過幾道厚厚的鋼門才能見到他。為了我的安全,面談的房間裡裝了緊急按鈕,外面也配置了監獄的警官。因為此人申請假釋,我接受委託來評估他的狀態——他因為謀殺外婆,被判無期徒刑,他為了五英鎊跟外婆吵架,結果用刀把她刺死。但是,如果有人在旁邊看著我走進房間進行第一次面談時,認為我才是接受訪問的人,倒也不奇怪。他安排了其他囚犯幫我倒茶,也重新排列了稀疏的家具,好讓面談室感覺更舒適。他把要討論的議題寫下來,列出他覺得需要探討的重點。這就是第一個警訊,讓我察覺到他心理變態的傾向:心理變態在受訪的時候幾乎都是這樣,他們想要留下很好的印象,一開始時都會關心你在面談時是否覺得舒適,但他們的關心一點也不誠懇。更不用說他們天生就覺得自己比較優越,表示他們想要控制面談的流程,就像在主持記者會之類的活動一樣。   我已經看過客戶的檔案,很清楚他犯了什麼罪。但是,由於他回答最初幾個問題時非常自在,清楚展現他的口才,我仍覺得他很討喜,十分迷人。   第一天,他告訴我他一生的故事,而他就是故事中的悲劇英雄,這當然是他自己的版本。他說,母親虐打他,他每天晚上都會哭泣,想念不在身邊的父親,他一直是個緘默害羞的男孩,拼命捍衛自己的尊嚴。他的說服力很強,我差點都要跟他一起流淚了。但他展現出來的情緒從戲劇性的咬嘴唇和流著淚撕扯頭髮突然變成很不合時宜的笑話,問我要不要到外面抽菸休息一下,還稱讚我的牙齒很白很整齊,轉變快得不得了(另一個警訊)!   我問起他殺死外婆的事情,他說,他和七十三歲的外婆同住,盛怒之下,他從廚房拿刀,用「不鋒利的那邊」刺外婆(刺了起碼十七次)。他認為,或許是他大發脾氣的異常行為嚇到了外婆,她之前的健康狀況也不好,導致可憐的外婆一命嗚呼,而不是他造成的傷害(警訊三號)。   他說,自從入獄以來,他一直捫心自問,受到罪惡感的折磨;但我要他詳細說明這些可怕的自責感受,他卻突然啞口無言(第四號警訊)。在監禁期間並未利用機會接受治療,卻結論說外婆的吼叫揭開瘡疤引發事件,導致他攻擊外婆。從那時候起,他「原諒」了母親在他幼時給他的虐待,外婆讓他想起受虐的記憶也並非出自刻意。這些說法應該都是為了讓我相信現在一切都沒問題了。   第二天面談時,我指出他自己的描述跟檔案裡的資訊顯然有差異。面對不一致的地方,他面不改色,宣稱他的記憶出現了神祕的空洞和缺口(第五號警訊)。他繼續說下去,順勢「想起來」他犯過加重竊盜罪和很多次詐騙,偶爾則犯下了「男孩子的惡作劇」,比方說把鄰居的貓抓來虐待(警訊!警訊!)。他滿面笑容地告訴我,他把鳥兒的翅膀釘在樹上,彷彿那只是值得一笑的青少年胡鬧事件。最後當他注意到我臉上驚恐的表情(我還太嫩,藏不住反應),他才突然改變方針,說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的行為這麼糟糕。我問他為什麼覺得糟糕。他怎麼說呢?因為他被判決有罪,罰了五十英鎊。   第三天,他告訴我如果得到假釋,他要做什麼,他的計畫包含不少方案,例如接受訓練成為心理學家,或當兒童的輔導老師。入獄期間,他充分利用機會接受教育——事實上,獄中有位助教因此被轉到另一座監獄,因為他想辦法讓她相信,他知道她家的地址,脅迫她夾帶違禁品給他。他說:「只是好玩嘛,誰叫她這麼好騙。」   他也不小心說溜了嘴,透露他為這次評估下了一番功夫。原來這意味著他讀過其他囚犯的報告,而他們的假釋申請都受到拒絕,為了表現得更好,他還讀了一本心理分析的書。最後他把手放在我的膝蓋上,問我:「我的表現怎麼樣?」   在這三天面談中,他在我個人完全沒有科學憑據的「頸背汗毛」量表上,分數逐漸升高。在更有根據、更傳統的心理變態度量法上,他的分數也很高。


大家要小心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預知暴力 -誘拐的模式

預知暴力的作者用詐騙案,來說明,為何小孩或大人會上勾。

詐騙案的例子,可以說明他們對人性的利用。他們觀察入微,先用關注為手段,在博取信任。
假設你是一個騙人老手,前不久認識一位有鉅額存款的老寡婦,打算拿她的錢用用。

於是你向她示好,為他跑腿辦各種事情,買禮物送她。你她講以前如何如何,在她寂寞的時候安慰她。你著她告訴她,你了解她的苦衷。你每天都和她消磨一些時間。你說她在你心中有特殊地位,然後你博得她的信任,她本來的疑慮消失了。

這時候你們才開始談到錢,你說友個多麼好的投資機會,她千萬不可以錯過。她有興趣了,你說得她興趣愈來愈濃,並且把風險說的微乎其微。

她上鉤了,信了你的話。簽了支票給你。

銀行才開門,你領了錢,三分鐘後已經逃得遠遠的,並計畫找下一個目標。

騙錢的人會找寂寞的老婦下手,挑有弱點可以欺的。他們看得出來。

被誘拐的模式(孩子和寡婦其實都一樣)_
1.  孩子有可被利用的弱點,例如不快樂的孩子在家徵得不到安慰與支持,會往住家外的地方去找。

2.  某個大人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愈來愈得孩子的歡心,這個人相處的時間多少,在什麼地方共處,與孩子獨處是刻意安排?還事情況使然


認識自己理解自己的弱點,才不會被有人利用而不自知喔

預知暴力-遠離危險


預知暴力一書,也幾乎買不到了,以下是書本內容節錄

直覺作用可以保護我們遠離危險。
作者一直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忽略了本能的警訊。

否認行為也可以保護我們。
但藉由否認來除去承認事實可能帶來的困惱不安,對情緒安穩有幫助,對人身安全卻無異處可言。
否認真相,有時只能自欺,以為那些警訊是沒關係的,卻可能讓自己身陷危險。


否認的訊號"合理化、找理由辯解、大事化小、找藉口、拒絕"

3歲女兒到年長男性家玩,然後女兒親他一下,他就給他一元,起初媽媽覺得不好(直覺),但後來想也許他只是太寂寞想有人親近(合理化),女兒也沒有不准他親,他可能以為女兒喜歡和他親(辯解),其實就是親嘴而以(大事化小),也許他沒有想這麼多(找藉口),反正我不打算把每個人當成不懷好意(拒絕)


相信直覺,有時後寧願冒犯別人,也不要讓別人有機可趁。

侵害者分成兩類
一、強力侵害者
二、哄騙侵害者
誘騙手段的人,從刻意使你安心的行為中發現救生的訊號
1.     強迫拉近距離(我們一樣…..我們可慘了….我們怎麼辦…..)  應對:正面拒絕,請你不用管我的事情
2.     討人喜歡、和氣   討人喜歡通常是有目的的
3.     用細節加油添醋   騙局都從分散被騙者的注意力著手,使他看不見顯而易見的事實 
4.     亂扣帽子  語帶批評的說  你是….型的人   應對:不理他
5.     放餌滾利  表示自願幫忙  防衛  一他不請自來  貳我並未要求任何人幫忙
6.     主動提出的承諾  ex我會好好照顧他  承諾是勸說的工具,但承諾不是保證
7.     ****不理會拒絕******你拒絕了他還不走,是非常重要的警訊
    應對:我不用你幫忙 目光強硬 大步走開

不可讓他人把你帶到另外的地點去,因為原來的地點比較不方便他進行侵害,所以才要
帶你到別處。

帶走小孩 三個條件
接近、掩護(不讓父母或他人或看穿他在什麼)、逃走(車子、離開原先的公共場所)

如果有人命令你不要嚷,等於是在告訴你,你嚷了對你有利,你保持安靜才對他有利。

思考
許多父母不願意換保母,事考慮到事應心保母可能不容易。其實不論孩子與父母重新調事多麼不易,都比父母懷著疑心過日子輕鬆,也比事後的懊悔愧疚容易承受。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絕版好書---求生之書 THE GIFT OF FEAR


求生之書 THE GIFT OF FEAR 作者: 蓋文.德.貝克 Gavin de Becker 出版社:台灣商務

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怪怪的就是警訊
貝克提到的直覺,並非我們認知中的神秘第六感,而是危險逼進的當下,大腦在比對我們日常生活的記錄情況,發覺它產生的脈絡、情境與氣氛異於常軌後,所發出的一道微弱警訊,但它會和理性的邏輯概念相互衝突,所以貝克認為,直覺是需要不斷訓練及與它和平共處,而且不能讓無謂的焦慮影響了直覺的判斷力。


閱讀心得 書評
http://yunaudrey.pixnet.net/blog/post/27210480
裡面有七個危險訊號 非常重要

也是書評 30個警訊
http://thecloser1031.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8645.html
 30 項謀殺伴侶的徵兆,因為作者經過許多的個案研究,他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讀者,一個男人會不會謀殺他的伴侶,是一件完全有跡可循的事情!雖然這些徵兆不見得會同時出現在單一個案中,但如果有見到好幾項同時出現,就值得格外留神了:


有聲書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fOPrbVspI

婚姻中的殺機
http://readforjoy.blogspot.tw/2008/09/dvdomestic-violence.html

發展安全計畫
http://blog.yam.com/purpleribbon/article/17194979


書評
http://blueskytalk.blogspot.tw/2007/05/blog-post_20.html

<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家暴的動力關係> 施慧玲 序文節錄

米爾斯藉由本書想要傳遞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除非我們學會正視專業的盲點與法律的極限,親密虐待問題就不可能妥善地處理,更遑論減輕或者解決。我曾因電影中的這麼一段女主人(Madam)與男黑奴管家(Slave)間的對話而深深感動:
Madam: You may leave now.
Slave: Madam, please let me stay.
Madam: You are a **free man**. You are no more a slave.
Slave: Madam, I do not know what else to do but be a **slave**.
  電影中,黑奴被解放時所流露的無助與乞求——因為成為「自由人」而感覺無助,所以乞求繼續作為主人的「奴隸」——在親密虐待關係中也不陌生。我們發現受虐者因為失去離開的勇氣,而將自己繼續禁錮在親密暴力裡。*她們已經成為自己的奴隸,無法放自己自由!*
  從過去台灣本土的受虐者個案研究中,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所謂「習得無助感」的幾種具體內容:
*貶抑感*:***我以前真的不是這樣,我現在連決定吃什麼菜都感到沒信心。***
*恐懼與反擊*:***我像是與一顆定時炸彈住在一起;我所感受到的是一連串的恐懼與生命的威脅;最後我只好把刀子藏在枕頭下;我還要保護比我更脆弱的孩子們。****
被物化與掌控感*:***我就像是他手中的芭比娃娃一樣,沒有生命,任他擺佈。我只能聽命行事,沒有隱私權、沒有生活空間,而他總是說:這都是因為「我太愛你了。」****
被剝奪感*:***我花每一筆錢都得提心吊膽,深怕被他質問;我常生活在經濟壓力的恐懼中;他不喜歡我的朋友、不讓我回娘家、不准我參加社交活動;我沒有自己的朋友、也不敢回娘家訴苦、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過重的責任*:***我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這個家,要照顧公婆與小孩,還要分擔家計,他就像太上皇一樣等著我去伺候,還動不動就亂罵人;但是我不能說走就走,人家會說我拋家棄子,說我沒有家庭觀念。****
自我認知的扭曲*:***他經常說我神經病,叫我要吃藥,本來我很氣他這樣說,後來我開始討厭自己,每天悶悶不樂,睡不好,有時候也控制不了開始對孩子吼叫,難道我真的有問題?***
  為什麼不離開?我們一定會問。她無奈地說:「當我下定決心要和我先生離婚時,律師就勸我要為孩子著想,還說先生只是一時衝動,夫妻間難免會爭執,害我罪惡感又跑出來,好像我很不厚道,不是好媽媽,我怕如果我堅持要離婚,孩子以後會怪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於一個敏感且多慮的女人而言,看不到的傷,比看到的傷,更痛。感覺不到的痛,比感覺到的痛,更傷。如果專業協助者不能用心去體認她們的傷和痛,就永遠不會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幫助受虐婦女!
  在我受邀為本書寫推薦序文時,只是覺得能為一本被選入「人與法律」系列的書寫序,是身為讀書人的莫大榮幸。閱讀了本書並且認真面對米爾斯教授的用心之後,不禁感謝商周出版的編輯給了我如此一個學習並且反省的機會。一本如是的書,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看見不曾看見的,體會不曾體會的,瞭解不曾瞭解的,思考不曾思考的。我們大部分的人,包括女性主義者及法律專業人士本身,可能都不曾生活在無法脫離的暴力裡,不曾被禁錮在情感的枷鎖中,不曾感受讓身心飽受摧殘的愛戀。我們坐享法律權威,頂著女性主義者的光環,將「親密虐待」寫進法律、用出法律。但我們可曾注意到!?在專業者執著於法律概念的定義、構成要件的詮釋、甚至「施暴者」或「加害人」的處罰時,那一個我們自認要保護的「受虐者」或「被害人」,雖然她的臉上、身上滿滿是愛的傷痕,她的心中、腦中卻滿滿是對於愛的渴望。而專業的我們正在把她的「愛」繩之以法,把她對於愛的憧憬鎖上以「正義」為名的桎梏。